
第1位网友观点:
中印边境对峙:从桑多洛河谷到洞朗的三十年——新前进政策
三哥的“新前进政策”核心有两点:一是靠前占领战术要地打高强度“防御战”,将抢占的战果转化为战后谈判的“力量倍增器”,也就是制造既成事实。二是以主力前推,发动有限攻势越过边境进入对方防守薄弱或未占领地区“,这是对三哥一贯以来靠屯兵堆人头蚕食入侵套路的继承!#印度# #边境# #军事#
(相关资料图)
很快,“新前进政策“付施诸实施,三哥先拿宿敌巴基斯坦开刀试水。
1983年在锡亚琴冰川设立据点,1984年发动“梅夫道战役“,打败巴基斯坦军队,抢占了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口一锡亚拉山口和比拉方德山口。不但控制了这个可以钳制中巴双方的战略要地,还切断了中巴1963年在当地划定的边界线,对中国的政治试探意义也重大。
在首战告捷的鼓舞和对实力评估的自信下,三哥同时将目标瞄向了中印边境,达旺以北又是其中重点。
不过,三哥的“新前进政策“虽然激进,但执行得很有耐心,并没有直接挑战中国在1962年撤军时划定禁止进入的克节朗河谷。
1983年夏天,三哥开始派出情报小组越过麦克马洪线进入并非1962年主战场的桑多洛河谷,侦察中国军队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部署和动向,试探中国方面的反应,为下一步再次入侵克节朗河谷做好准备。
此时中国军队已在1962年后停止了对克节朗河谷的巡逻,只在克节朗河口印占沙则以北一公里的桑多洛河口设立了德芒民政检查站,对三哥的渗透并无反应。
从1984年起,三哥在桑多洛河谷的间谍侦察活动持续进行,1985年8月渗透到桑多洛河谷上游的旺东设立了季节性观察哨所,居高临下观察监视从桑多洛河口的德芒到娘姆曲西侧的塔格拉山口一线,“对中国人在塔格拉山脊背后的军事部署一览无遗”。
见图1两个箭头所指范围,我方从勒乡到克节朗河谷方向的塔格拉山脊东侧尽在旺东眼底。
旺东在1962年中国军队越过沙留山口进攻达旺打章寺方向的路线上,属于中印边境相当敏感的地区。三哥在此的渗透不可避免被中国军民发现,但当时中方的中印关系背景环境为通过和平谈判缓和边境局势,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清除三哥激发矛盾,而是等到三哥冬季撤退后,在第二年夏天抢先一步在旺东设点,以挤的方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1986年2月,被称为“鹰派“的K.森吉德上将接任印度陆军参谋长,提出了更激进的主张,要求将战争推向别国领土,“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向侵略者本土发动反攻”,在巴基斯坦边境发起号称历史最大规模的“黄铜平头钉行动”军演,旨在挑起打击巴基斯坦的战争,巴基斯坦对此采取了忍让,未给森吉德开战借口。桑吉德从而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印边境,引起中国方面的警惕,开始应对三哥针对中国的挑衅。
1986年6月,我们开始采取行动捍卫主权,制止三哥对旺东的蚕食,边防二团受命开进旺东执行设点行动,差点引发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的桑多洛河谷事件和随后1987年双方大量增兵军演的对峙事件就此展开。
1987年三哥的装备水平远远高于我军,现在已攻守易势,三哥已没有了当年的底气。
1987年6月5日我们在西北有一次250KT的地下核试验。印度虽然在1974年就实施了“微笑佛陀”核武器试验,但当时远未达到实战能力。很难说这次核试验是针对印度的,也很难说印度是因为这次核试验意识到了实力差距而放弃挑衅,但的确可以说,当时我们在该方向上的常规战争能力是不如印度的。
1988年是转折点,那一年之前三哥人均gdp是高于中国的。之后才被我们一路摔开到现在。因此整个八十年代是三哥面对pla找回自信的年代。那个时候也是“以东换西”妖风肆掠的时代。
那时由强势掌控,经济思维至上。就算下面有人反对,只要三哥想明白点,剩下真的只是细节问题。那时候是最近一百年唯一一个和平谅解的时间窗口。但是今后应该很难有了。
A3曾利用西部环境复杂、自己机场更近,经常以Mig-27M贴边甚至进入侵扰。2010年后,我西线远程预警雷达、机动雷达和技侦点位阵地建设加速,对低空超低空目标掌握了一定的连续空情。原兰空某旅在阿克赛钦曾以J-11B大机群对A3米格-27ML双机进行亲切问候,才彻底终止了其入境骚扰。
咱战机上不去高原,人家就敢飞内陆,咱战机上去了,雷达不给力来不及拦截,人家就敢贴边骚扰,等咱看的准拦得住了,人家也不随便来了。2020年幻影2000来了班公湖也被怼回去了。国与国就这样吧。
在上世纪80年代直到00年代,我们三代战机和防空导弹部队开始在高原长期驻训以前,印度方面是完全掌握整个战线的制空权的———而这也的确是印度人自以为能够推翻1962年耻辱的一个重要优势。1962年印度人在掌握压倒性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我们会轰炸作为报复而限制了空中力量运用。
第2位网友观点:
印度又双来这一套!此次事发东章地区,1999年中印就曾有过82天的武装对峙!#中方巡逻遭印方无理阻拦后坚决反制#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军方消息人士表示, 9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按计划对中印边境中方一侧东章地区进行例行性巡逻,中途遭遇印方无理阻拦,中方官兵坚决予以反制,在完成巡逻任务后返回。印媒借机炒作,中国日报发声予以驳斥。
冷战结束后,中印在边境有三次比较长时间的武装对峙:
一次是1999年的东章对峙,82天;
一次是2017年的洞朗对峙,72天:
一次是2020年-2021年加勒万河谷对峙持续11个月!
第3位网友观点:
中印在班公湖南北两岸开始脱离接触是良好开端,但仍需警惕印方回到原对对峙点。从2月10号开始,中方从班公湖北岸地区第4 手指区撤到第8手指区,印方从第4手指区附近撤到第3手指区附近。同时,双方坦克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的对峙点撤离。就目前而言,可能这是双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但这次脱离接触后要注意三点,一是印度方面声称目前撤离的现状只维持到今年4月份,4月份以后情况还不确定。二是双方还有近距离对峙点存在,包括印方声称的17(温泉哨所以南)和15号(加南达坂)巡逻点。三是印度撤离对峙点,不代表印度不会回到原对峙点。印方已经多次刻意曲解双方协议而发起越境行动。完成了脱离接触不代表结束了军事对峙,缓解了紧张局面不代表结束了紧张局势。还是要做好中印边境地区对峙长期化的各项准备。
第4位网友观点:
中印边境对峙情景再现:双方领地边境附近遭遇,随后沿控制线两侧展开对峙,后方则各自调兵遣将增加兵力…无奈黑蚂蚁兵强马壮,白蚂蚁势单力薄,这场对峙似乎结果不问可知[我想静静]
第5位网友观点:
过去两年间,中印双方已经举行了15次军长级会晤,但对峙仍在继续。
两国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都部署了数以万计的士兵,辅以大炮、坦克和战斗机支持。自去年2月以来,印度和中国都从边界部分地点撤军,但印度依然在边境保留额外部署的军事人员。
中印边界对峙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双方关系也无法正常化,
在两国关系中,印度方面过于敏感,容易把中国的举动,解释成专门对印度而来。有时中国不是刻意针对印度,但印度会放大,造成双方缺乏互信的状况会一直恶化,这会严重影响中印关系的长期因素。
在金砖国家(BRICS)和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与印度都是要角。中印关系不好,组织也不会太紧密。过去俄罗斯就一直试图把中印拉在一起。
俄乌开战后外界看到印度一直表达对俄罗斯的支持,但对俄罗斯友善的态度,不会外溢到对其他国家的关系中。
第6位网友观点:
此前中印对峙的一段视频,可以看到双方士兵排成人墙!具体时间地点未知,双方未戴口罩应为2020年以前,地方可能为东章多果尔草场地区,印度在此处越过原始麦克马洪线侵占我国领土并修建工事!#军事# #边境# #印度#
印方据说是比哈儿联队。
没戴口罩,应该肯定是2020年之前发生的事。以前边防部队真的是窝火,人数不如三哥,又受这样那样的边境政策限制。
有人问,这视频是谁提供的呢,刚去印度这视频就跑出来,虽然中印边界有矛盾,也讨厌三哥,但是这时机出来个旧视频不希望中印有一丝缓和的人大有人在啊。
这个视频是三哥那边发出来的。
看服装应该早了,对峙时装备也没带?看地势不是西段,三哥的口气挑衅味浓烈……
2020年边境冲突后,除了边防部队得到了加强,上高原轮战轮训已常态化,部分点位由边防部队+驻训部队联合执勤,机动支援力量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政策上已是寸土不让!
第7位网友观点:
#西部战区就中印第13轮军长会谈发声# 从头条热榜上看到,从西部军区的谈话看,这次军长级会谈双方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双方在一些地区的对峙还将存在下去。
中方为局势缓和和降温做了巨大努力,但印方仍坚持不合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今年以来双方举行了三次军长级会谈,在2月中旬的第11轮军长级会谈里,双方决定将军队和武器装备从班公湖地区后撤。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12轮军长级轮会谈中,双方同意将部署从戈格拉17A巡逻点的前沿部队后撤。
这次是第13轮军长级会谈,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印边境西段拉达克地区温泉区摩擦点的问题。温泉区是双方在实控线的主要摩擦点之一,自去年5月以来就一直处于对峙状态。但看来此次会谈没有谈妥,没有就部署在温泉区的对峙部队脱离接触达成任何协议。
尽管今年中印双方已经在2月和8月进行了两轮脱离接触行动,但各自部署在拉达克的部队仍有五六万人,整个达拉克地区的军队有十几万,如果加上后方支援的。够打一次规模以上的战役了。
目前印军正积极备战,印度空军刚刚在拉达克地区展示了进口的法制“阵风”战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所携带的巡航导弹。陆军则透露已将3个团的美制M777榴弹炮部署到边境,已经在达拉克地区进行了武器发射训练。
印方一直想要中方撤除部署于对峙区后方的几个机械化的重型合成旅。这些重型合成旅是一旦发生战争冲突时我军进行花样打印的铁拳头,所以印军十分忌惮。
不过,目前总体力量的对比,很明显中方占据较大优势,我们不仅在西部部署有歼-20隐身战斗机,还部署了大量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远程火箭炮,中国军队有能力打掉印度的狼子野心和任何妄动。如果印度继续以迷之自信对待边界冲突谈判,能让他们清醒的只有解放军的炮火!
第8位网友观点:
印度彻底撕下假面具,高呼边境对峙取巨大胜利,但还要随时扣扳机
据环球网报道,10日当天,中国外交部正式对外确认,中印双方已经就撤军达成共识。中印双方已经于19日当天正式完成脱离接触,20日当天中印双方举行第10轮军长级别会谈。
据中国网报道,印度陆军北部战区司令乔希在接受印度电视台采访时公开谈及中印撤军相关情况。
乔希透露在撤军计划启动之后,双方每天晚上会通过通话详细沟通撤军进程,遇到问题将会迅速举行会谈,中方在撤军过程中表现出了诚意。
在被问及印度是否丢失领土问题,乔希对此予以否认。与此同时,乔希大放厥词,认为现如今双方撤军印度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还要随时扣扳机,同时还大肆鼓吹中国丢脸等言论,随后引起舆论关注。
印度刚刚同中国达成脱离接触协议之后便撕破面具,高呼边境对峙取巨大胜利,也是在提醒着中国政府,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印度出尔反尔。
此前,印度国内也有反对党人士批评印度政府同中国达成脱离接触协议认为该协议丧权辱国。
乔希在这个关键时刻发表上述言论也是在为莫迪政府减压,但是乔希在这关键时刻发表对华强硬言论,也提醒中国必须继续密切注意印军行为。
就目前来看,随着双方在边境地区脱离接触,印度对中国态度有所放缓,根据路透社报道,印度近期打算重新接纳中国资本。
中印双方关系到底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很大程度要取决于中印边界局势。
去年6月份中印双方爆发实际性冲突,印度一方已经被授予开火,边境冲突一触即发,但是在这过程中,中方一直保持克制态度,尽量在可控范围内予以回应。
毫无疑问,在边境问题上,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解决,并不希望同印度真正交火,这并不是中国对印度妥协,而是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决心。
中印边境领土争端由来已久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但是也不意味着需要通过大打出手来解决冲突。
双方可以坐到谈判桌上来,尽量脱离军队接触,通过谈判来寻找能够让双方都满意的答案。
在中印边境脱离接触有重大进展之际,印度国内不应该继续宣传各种引战言论,而是应该同中国相向而行,共同保证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环球网、中国网
本文中印对峙最新消息印军撤离向中国投降,中印对峙最新消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